华东师大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
“1979年5月7日,教育部正式发文批准了《华东师范大学关于成立计算机科学系的申请》、并同意学校于当年秋季开始招生。这是全国师范院校中第一个有建制的计算机科学系。”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说。
44年后,从推动教育与人工智能前沿领域的交叉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出发,华东师范大学将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智能教育实验室)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合并,新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应运而生。
5月7日,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大会暨人工智能与人文社会科学对话圆桌论坛在华东师大举行。澎湃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余佳任新学院党委书记,周爱民任新学院院长。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以及余佳、周爱民、贺樑、陈蕾、徐世猛、张凯、江波等学院新班子成员为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揭牌。
华东师大副校长顾红亮在成立大会上表示,新学院的组建是学校基于推动智能教育纵深发展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整体进步的战略选择,有利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在统筹计算机计算、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学科领域保持和发展既有优势方向的同时,重点发展智能教育。
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表示,推动教育与人工智能前沿领域的交叉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组建新的计算机学院是对求实创造校训精神的又一次生动诠释。
在随后的人工智能与人文社会科学对话圆桌论坛活动上,专家学者就“人工智能与教育”“人工智能与哲学”“人工智能与社会”三个主题进行分组对谈,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围绕主题“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发表了深度主旨报告。郑庆华表示,人工智能推动教育范式、场景、技术系统性创新。人工智能赋能下的教育,将从传统的“师-生”二元结构转变成“师-机-生”复合主体,人机共融,教学相长的教育,将从“PPT+视频”的场景转变成沉浸式、交互式场景,将从千人一面的教学转变成精准滴灌的个性化导学以及过程性、细粒度、多维评测。
关于人工智能能否替代教育的问题,郑庆华表示,人工智能必将赋能教育、但不能替代教师,人机协同将成为发展趋势。郑庆华分享了他的团队通过大数据知识工程的研究,研制的基于知识森林的个性化导学及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他提出,“教育数字化”未来的发展应当关注“一硬一软六工程”,即打造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一套完整的治理体系,建设面向招生考试、学科大数据、知识图谱、数字教材、就业大数据和决策支持等六大工程,构建智慧教育的“四梁八柱”。
来源:澎湃新闻 2023年5月9日
聊大要闻
-
我校学生乒乓球队首征省赛载誉而归2025-05-27
-
白成林带队赴南昌考察交流学习2025-05-27
-
完美平台组织课程思政专题培训2025-05-28
-
我校第四届教职工足球联赛开赛2025-05-27
-
“Passion 山东 青春之旅”主题推广活动在我校成功举办2025-05-23
-
校工会(妇委会)举办“桃李芳华”湖畔沙龙活动2025-05-22
-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团队成功入选马研会、中国李大钊研究会2025年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中共党史党建专项支持计划2025-05-22
-
【中国农网】【农民日报客户端】报道完美平台:把“一头驴”的科研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2025-05-22
-
延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杨一行来访2025-05-22
-
巴布亚新几内亚驻华大使塔迪乌斯·卡姆巴内率团来访202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