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大讲坛:刘鸿武谈“区域国别学集成建设,人类共享知识伙伴关系”
11月17日晚,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教授应邀做客聊大讲坛,线上作题为《区域国别学集成建设,人类共享知识伙伴关系》的学术报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白成林出席讲座并致欢迎辞。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赵少峰教授主持讲座,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主任陈德正教授作为与谈专家参加讲座。这是完美平台区域国别研究院成立后的首场学术报告,相关专业师生聆听了报告。
刘鸿武从“什么是区域国别学”、“区域国别学的目标”以及“区域国别学的路径”三个方面展开讲解。刘鸿武指出,区域国别学是一门行走、行动、实践、经世济国的学问。他通过回顾总结中华学术传统,强调区域国别学贵在一个“通”字,我国区域国别学的创新发展,应将领域学与区域学结合起来,相互补充,融会贯通。随后,刘鸿武对区域国别学的目标进行了概括,即“由一流学科拓展为特色智库;学科建设与智库建设相互支撑;推进高校的供给侧改革,从而延伸知识思想的价值链”。他认为,将学术成果转化为智库产品,可以从五个角度进行尝试:让智库的“想法”变为领导的“说法”、让智库的“文章”变为上级的“文件”、让智库的“谋划”变为组织的“规划”、让智库的“言论”变为社会的“舆论”、让智库的“对策”变为政府的“决策”,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上提供智力支撑。最后,刘鸿武提出,应以学科建设为本体、智库服务为功用、媒体传播为手段、扎根一线为前提、中外合作为路径的“五位一体”模式推进区域国别研究学科建设路径。
陈德正作为与谈嘉宾进行了精彩互动,并以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的创建与发展历程为例,论证了区域国别学不仅推动生成了新的学科增长,也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赵少峰认为,刘鸿武教授的讲座立意高远、视野开阔,对我校做好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刘鸿武,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创始与现任院长。曾作为主编出版八大系列120卷《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文库》,创办《非洲研究》杂志,主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年度报告《非洲地区发展报告》,开通外交部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非洲研究专题数据库”并建成国内首个“非洲博物馆”。
(审核 赵少峰)
聊大要闻
-
我校学生乒乓球队首征省赛载誉而归2025-05-27
-
白成林带队赴南昌考察交流学习2025-05-27
-
完美平台组织课程思政专题培训2025-05-28
-
我校第四届教职工足球联赛开赛2025-05-27
-
“Passion 山东 青春之旅”主题推广活动在我校成功举办2025-05-23
-
校工会(妇委会)举办“桃李芳华”湖畔沙龙活动2025-05-22
-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团队成功入选马研会、中国李大钊研究会2025年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中共党史党建专项支持计划2025-05-22
-
【中国农网】【农民日报客户端】报道完美平台:把“一头驴”的科研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2025-05-22
-
延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杨一行来访2025-05-22
-
巴布亚新几内亚驻华大使塔迪乌斯·卡姆巴内率团来访2025-05-22